close

根據統計,台灣地區有10~15%的孩子有感官經驗處理能力不佳的問題,隨著社會的變遷,比例有逐漸上升的趨勢。專家學者指出,感官經驗處理能力不佳的嬰幼兒,通常會出現學習或情緒障礙,因此,家長應善於創造環境,讓孩子多利用身邊的事物,以觸感讓自己成長更健康。

嬰兒從胚胎、出生到幼兒時期,從觸感系統中得到刺激與訊息是最豐富的。

研究指出,從出生到三歲的嬰幼兒時期是人類腦部活動最密集的時期,其速度是青少年的1000倍,中年人的10000倍。在三歲以前所接受的感官經驗,將奠定往後一生腦部發展的基礎。

由於觸感經驗對於一生的智力、情緒、性格發展影響深遠,正向的接觸與刺激會提供寶寶腦部正向的發展。因此,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應隨時提供孩子一個正向觸感經驗的環境。

專家學者提出三點建議:

1、父母應提供舒適柔軟的觸感環境,例如寶寶每天接觸的衣物,包括衣服、寢具、尿布…等,應以透氣性高,棉質為主,避免會帶給寶寶負面情緒的觸感。

2、提供富變化性的環境,讓寶寶有機會觸摸不同的材質,以增強觸感辨識能力。

3、不要過度限制或保護孩子,讓他們能盡情的探索這個世界。


父母每天應花10至15分鐘時間,陪孩子玩玩觸覺遊戲,讓孩子在遊戲中發展其觸感能力,如用觸感柔軟的毛巾進行遊戲,裹毛巾、毛巾燙鞦韆等等,增加正向觸感機會。此外應多親吻、擁抱孩子,讓孩子感受親密的關係與氣氛。為人父母者應適當善用我們的自然環境,包括曬太陽、游泳、走石子路、攀爬活動等,讓孩子多接受不同的觸感,不要奪了孩子接受觸感經驗的學習機會。

資料來源:台北市立萬方醫院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悠之家生活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